新平新闻网
  1. 首页
  2. 化念镇
  3. 推荐头条
  4. 正文

移民十年·看变化│化念平乐移民新村“移”出幸福新生活

发布时间:2023-12-21 10:41:01

十年岁月过,旧貌换新颜。化念镇移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,这些变化让移民同胞们的生活更方便,让移民同胞们的视野更开阔,让移民同胞们的人生更精彩。

30

走进凤凰社区平乐组,映入眼帘的是一幅“天蓝、路阔、树绿、景美”的画卷,以白墙青瓦为主的建筑更是突出了昭通、峨山两地彝汉文化的融合。整洁宽敞的水泥路面,整齐的路灯、广场、居民说事亭、篮球场、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,从道路两旁的绿化种植,再到党建文化长廊,不断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扮靓了村庄,更为村民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,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移民新村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。

31

平乐二组组长何昌宇表示,从2013年搬进来,到2014年组织土地整改组,再到2015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建了凉亭、文化长廊、球场、停车场、广场和123盏太阳能灯,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才有了现在的美丽家园。

2013年,为配合国家“西电东送”骨干工程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,来自昭通市昭阳区、永善县、巧家县的120户人家540多人,搬迁定居在这里。在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,2013年12月完成安置房建设并陆续搬迁入住。整个移民安置点工程概算总投资3.89亿元,完工并初步审定4.68亿元,大大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,有效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。

32

平乐组村民刘升安说:“这里的条件比我们老家好得多,因为老家地处山区,交通闭塞,经济不发达,各方面的资源也不丰富,来到这里跟大家相处得很和谐,每天忙完农活就出来散散步,跳跳舞,唱唱歌,生活很满意很高兴。”

平乐组坚持党建引领,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村庄建设,通过实行房前屋后“三包”责任制,引入保洁员清扫公共区域,支部党员、居民志愿者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卫生大扫除。如今村里的道路整洁干净,人居环境得到改善。平乐组还以原有的凤凰花、芒果树等乡土作物为基底,搭配栽种层次丰富的绿植,使村庄“颜值”和“气质”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“在党支部的带领下,发动群众植树绿化,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,让他们安心在这边发展,搬得出来、稳得住、住得下。”平乐二组组长何昌宇说。

移民工程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。为了让曾经“舍小家、顾大家”的移民及后代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带来的均等机遇和条件,近十年来,我县将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,努力做好搬迁“后半篇”文章,不断加大对移民村的扶持力度,完善基础设施、建设美丽乡村,把一个个移民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幸福村。

生态魅力峨山 全媒体记者:矣忠媛 徐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