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平新闻网
  1. 首页
  2. 塔甸镇
  3. 推荐头条
  4. 正文

塔甸镇:花鼓小镇“非遗”焕发新活力

发布时间:2023-11-28 11:22:11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,也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,更是浓郁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。近年来,塔甸镇坚持以盘活本土非遗资源为契机,搭建“非遗+”平台,通过深挖掘、重培育、搭平台等措施,让非遗文化孕生于民间、发展于传承、展示于舞台,有形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,激发非遗活力助推乡村振兴。

“非遗+保护”,注重传承队伍打造

30

31

通过“普查+摸底+申报+建库”的方式,积极开展非遗资源、传承人普查工作,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申报机制,分类完善非遗人才库,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新时代非遗传承人队伍。在瓦哨宗村、九龙组、塔甸大寨、七溪环山、海味中寨5处花鼓舞传承点,每年不定期进行传习活动,由传承人授课,教授精到卓绝的花鼓舞技巧。

32

33

34

35

截至目前,全镇精准采集鲁正富、李加安、李翠琼等17位花鼓舞非遗传承人信息,登记在册的绣娘500余人,建立非遗人才动态管理库,将人才“聚”起来。其中,全镇花鼓舞市级传承人有4人、县级传承人2人、镇级传承人11名。

“非遗+传承”,注重传承人才培养

36

37

依托“非遗进校园”、镇综合文化站、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花鼓舞传承点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等载体,发挥非遗“传承人”的名师效应,采取“传帮带”方式,精准培养,形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老中青”人才梯队。常态化开展彝族刺绣、彝族花鼓舞、彝族歌舞等各类非遗培训班,采取以训带传、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,累计培训16期4000余人次。

38

39

“非遗+融合”,注重展示平台建设

40

一是坚持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。一方面将优秀专家学者“请进来”,近年来举办35场大型花鼓舞培训,诚邀了市县的花鼓舞专业研习老师亲授舞步技巧和表演套路,500余名当地群众接受系统的专业花鼓舞训练,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,推动本镇非遗文化发展。另一方面让优秀非遗文化“走出去”,花鼓传承人积极带领镇村花鼓队员积极到外参加系列活动。自2005年以来,先后到昆明、上海、浙江等参与活动30余场,让非遗传承人尽展技艺与魅力。

41

42

二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。着力营造创新发展的文化环境,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创新创造,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、新格局,深入挖掘“面塑”和“彝绣”,让非遗文化在展示开发和保护传承中形成良性循环。

43

44

三是坚持“旅游+非遗文化”的融合发展主线,发挥“开新街·祭鼓原生态彝文化旅游节”“油菜花旅游节”“大西火把节”等传统民族节庆活动优势,举办文化活动,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出演,营造非遗文化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45

46

下一步,塔甸镇将持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,加快推进非遗人才队伍发展壮大,锚定发展方向,理清发展思路,促进非遗文化健康发展,持续扩大我镇文化产业优势,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,为推进我镇乡村振兴赋能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