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平新闻网
  1. 首页
  2. 双江街道
  3. 图片新闻
  4. 正文

双江街道:用好“三新”技术助力化肥减量增效

发布时间:2023-11-28 09:19:23


微信图片_20231121163024_副本微信图片_20231121163022_副本微信图片_20231121163018_副本微信图片_20231121163013_副本

峨山县化肥减量增效“三新”技术集成示范项目,是由峨山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承建,于双江街道总果村委会建设的重点项目。“三新”是指集成推广示范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装备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。整体项目力争项目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100%,化肥使用量减少10%以上。项目有助于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、推进化肥减量化行动实施,让双江走出一条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,真正实现谋民生之利,解民生之忧。

集中培训宣传,健全技术“人才库”

在“三新”项目实施中,双江街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,加大技术指导力度,建立专家指导团队,按照“县有技术专家、乡有技术骨干、村有技术能人”的要求,强化技术培训,提高农艺措施到位率。在示范区举办6期技术培训及观摩学习会,培训农户340人次,培训县、乡技术人员60人次,发放科技宣传材料10800份。通过召开技术培训会,发放栽培技术资料,田间指导相结合,多层次培训农户,提高农户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项目的认识。此外还成立了“峨山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”,日常化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。从而为示范区建设顺利实施打好基础,奠定人才基础。

发放肥料实操,做对实效“运算题”

本次花菜化肥减量增效“三新”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面积约为3700亩,其中共涉及3个村民小组,310户农户1196人。对此,街道配合县相关部门,综合运用“精、调、改、替”四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,确定并选择优质、高产、抗逆性强的花菜品种作为示范区主栽品种,以“台美90”、“台系100”“农宝85”作为主导品种,让农户自行购种,推广宽窄行覆膜栽培技术,确保良种率达100%。此外,街道发放新型肥料以供农户使用,在范示区亩施200千克有机肥为底肥,移栽前作为塘肥拌土施入。并做好追肥,在示范区亩施量(纯量)N26-30千克、P2O56.5-7.5千克、K2O10.4-12千克。新肥料在实际农作过程中效益显著,土壤肥力旺盛,量少效高,适宜双江农作物生长。

开展精密实验,用足提升“工具箱”

为确保项目稳步完成,双江街道始终秉承严密的实验态度,不断减少试验误差,提高试验精确度,使工作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正确的观测值,从而完善项目方案。对此,在项目示范区共开展化肥减量增效“三新”技术应用相关试验5组,其中包括花菜施肥配方校正试验1组;花菜化肥减量增效试验1组;花菜化肥减量增效同田对比试验3组。实验过程中,工作人员互相配合,并有相关技术人员监督记录台账。各组实验都为方案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数据,为进一步修正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参数,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,从而让“三新”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落地成为可能。

明确项目效益,握紧发展“指挥棒”

据介绍,通过项目实施,建成花菜化肥减量增效“三新”技术集成示范区,效益显著。示范区将带动全县化肥减量增效行动,起到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,全面提高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、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。二是经济效益大。项目完成后,可新增产值259万元,每亩实现节本增效129.5元,真正实现“小成本大收益”,促进经济正向发展。三是生态效益大。示范区亩施肥量减少5.4千克(其中N 3.3 kg),示范区总计减施化肥108吨(N 66 吨)。这对改善生态环境,减少肥料流失和资源浪费,改善土壤质量,推进峨山县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下一步,双江街道将紧紧围绕作物稳定增产、化肥减量增效、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目标和要求落实工作,确保化肥减量增效“三新”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稳步完成,为双江稳粮保供、绿色发展、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(党建办 宣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