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09-25 11:09:32
自今年3月启动重大项目审批监管“阳光行动”以来,由峨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,制发工作方案,成立工作专班,围绕全县拟审批、已审批及在建的审批和备案项目,聚焦决策程序、行政审批、招标投标、合同履行等关键环节,重点整治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、行政审批监管职能失守、项目招投标审核不严、履行项目合同弄虚作假、重大项目“未批先建”“边建边批”“先建后补”5个方面问题,推动重大项目审批监管“阳光行动”走深走实。
在具体实践中,峨山县成立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综合协调办公室,建立工作会商、信息共享、重大项目问题清单派单机制,开展重大项目问题清单“清零”行动,定期召开调度会,分析研判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督促各乡(镇、街道)、县直相关部门利用线上数据监测、线下实地督查等有效方式,对各行业各领域内或事权范围内项目底数进行全面排查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截至目前,梳理出2022年已审批备案项目148个,其中涉及“边建边批”问题项目3个、“先建后补”项目2个、“投资超概算”项目2个。
县发展改革局坚持问题导向,建立整改台账,分析问题成因和表现形式,提出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,分类推进问题整改,形成“发现问题―提出整改意见―督促整改―回头看”闭环式工作链条。针对重大项目投资额度大、涉及环节多、廉洁风险高的情况,县纪委县监委开展专项监督检查,紧盯项目建设中的“人、岗、位”和项目审批、资金使用、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,着力发现项目建设领域违规操作、利益输送、贪污受贿以及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等腐败和作风问题,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确保重大项目有序、高效、廉洁推进。
此外,峨山县建立常态化项目审批监管机制,按照“谁审批谁监管、谁主管谁监管”的原则,由投资主管部门、行业主管部门、公共管理部门依据各自监管责任,对项目管理、土地规划、建筑工程质量、生态环境、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事中事后监管。建立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失信“黑名单”制度,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。推进阳光政务,按照“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”的原则,将审批项目信息向社会公开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(通讯员 李瑞萍)